蔡若蓮:「私了」事件青少年耳濡目染 加劇學校欺凌問題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8/16 15:14

最後更新: 2020/08/16 15:16

分享:

分享:

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今日(16日)以「同行以愛 欺凌不再」為題,在教育局網上專欄撰文。她表示,近月,社會發生多宗嚴重違法及暴力事件,其中大家尤其關注涉及青少年毆打和欺凌朋輩的行為。欺凌問題威脅學生的健康及安全,必須正視,採取一切可行措施,及時制止及處理。

蔡若蓮指,以身體或語言暴力,騷擾、威脅、孤立、欺負勢弱者,絕對不是正常、合理的事。絕對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欺凌,更遑論參與童黨犯罪的行為;又認為欺凌者、被欺凌者或是旁觀者,往往因為成長中不同的經歷,引致在欺凌事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。面對全球疫情、停課等難以預計的處境,學生難免會感到壓力和困擾,容易出現情緒問題,與人產生磨擦糾紛。

她又稱,加上去年的社會事件、網絡的敵意言論和人身攻擊、傳媒廣泛報導民間「私了」事件,青少年耳濡目染,誤以為社會接受「私了」、以仇恨言論宣洩情緒的行為,導致價值偏差,守法意識薄弱,以為暴力和不當行為可以解決問題,結果肆無忌憚,犯下大錯。

蔡若蓮認為,要預防欺凌,應積極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。現時,中小學課程的學習涵蓋了個人成長、人際關係及保護自己等內容。配合班級經營、生命教育、正向價值教育及生涯規劃等,師生合力營造關愛和諧的學習環境,建立互相欣賞及支持的朋輩關係,都有助減少負面情緒,培養正向思維,加強守法意識,避免欺凌事件的發生。

老師言傳身教,通過成長課、培養同理心,進行朋輩調解訓練,提升反欺凌意識。家長的角色也十分重要,能夠耐心聆聽子女心聲,支持孩子面對成長困擾及欺凌的問題,家校合作,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與人相處的技巧,避免子女成為欺凌者、被欺凌者或是旁觀者。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bit.ly/2JdOaiS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http://bit.ly/3bebLM2

責任編輯:洪芷晴